|
近五周商品住宅成交面积比较
|
本周监测的重点城市成交总面积270.60万平方米,环比增加7.37%,较前四周均量增加16.27%。与上周相比,四个一线城市中北京小幅上涨3.31%,深圳下滑8.31%,受疫情影响上海持续大幅下滑,跌幅超过九成。其他重点城市中,10座城市环比上涨,嘉兴成倍增长,福州、佛山、武汉也大幅上涨,涨幅分别为86.06%、68.62%、52.84%;5座城市环比下滑,惠州、淮安跌幅较为明显,另3座城市跌幅不超过10%。12座城市成交量高于前四周平均水平,苏州以95.58%涨幅居首;6座城市低于前四周平均水平,上海减少95.22%,跌幅居首。 从成交量来看,本周武汉位于各城市首位,成交41.08万平方米,其次成都为36.16万平方米,苏州、青岛、佛山、济南在20万—30万平方米之间,其他城市均在20万平方米以下。
[ 详情]
|
 |
|
整体而言,谨慎的拿地态度并没有好转。百强房企中近七成企业依旧未拿地,超过半数企业来自项目开发商。[ 详情]
|
 |
|
截至4月1日,中国房地产信用信息平台今年共收录全国开发企业各类不良信用信息21521条,涉及开发企业5004家。
[ 详情]
|
|
 |
4月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研究采取金融支持消费和有效投资的举措,提升对新市民的金融服务水平,优化保障性住房金融服务,保障重点项目建设融资需求。[ 详情]
|
近日,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从外部环境来看,当前有利于市场稳定的政策措施不断出台;且房地产是规模超10万亿元的巨大市场,且依然是重要经济活动。[ 详情]
|
新城控股董事长王晓松表示,当前所有政策都没有改变两个大的行业基本面,国民经济支柱的地位不变,超长周期的行业属性也没变化,目前是短期恐慌而非行业本质变化。[ 详情]
|
|
 |
据中房网不完全统计,最近两个月以来,至少已有46家房企公告了56笔相关资产出售或转让的信息。其中,有31笔资产处置已经确定了交易对象,还有25笔相关信息正在披露期中还未确定交易对象。
[ 详情]
|
3月,行业下行压力持续,企业销售同比降幅较1、2两月进一步扩大。从累计业绩来看,1-3月百强房企的整体业绩规模同比大幅降低47%,也低于2020年的同期水平,一季度开局惨淡。[ 详情]
|
报告显示,1-3月,全国300城经营性土地成交建筑面积仅15771万平方米,环比跌幅高达81%,同比来看,受集中供地阶段性“低谷”和市场下行的影响,同比降幅高达60%。[ 详情]
|
|
|